WEDCV155VD5RRV515DV

 

OKAPI 推薦

  •  

    文/OKAPI閱讀生活誌,|,張志偉2020年04月07日

    使用畫筆勾勒具體圖像,或用實際物品改頭換面,甚至只用文字就能勾住讀者目光,這些封面使用各種虛實素材,在設計師的巧手組合下有了變化萬千的面貌。 OKAPI好設計每季發表,以「封面、內頁、裝訂、材質、印刷、加工」六個面向檢視書籍,再以「手繪&插畫、實物轉化、解構字符、抽象表現、媒材整
  •  

    文/OKAPI閱讀生活誌2020年01月17日

    你今天也因為政治立場跟親朋好友吵架了嗎? 當父母將子女的歧見視為唱反調,感到惱怒或被背叛,親子問題便會產生。相同的政治立場絕對不是建立世代連結的唯一方式。──《在家不要談政治:擁抱不同立場,修補彼此的關係黑洞》 熱鬧一整年的選舉雖然結束了,但對立之火在政治立場不同的家庭裡卻

內容簡介

  假新聞、長輩圖、懶人包,無所不在的政治訊息,是否正在侵蝕你我的親密關係?
  當客廳、臥房變成吵吵鬧鬧的政治擂臺,又該如何維繫家人日常的情感交流


  最近,你又刪除或封鎖了哪些臉友,當中有好友或家人嗎?你一方面焦慮國家的未來,另一方面卻無法忍受朝夕相處的人立場與自己不同,只要一開口聊政治,音量就會大過電視名嘴。

  在美國,二○一六年川普開始選總統後,各地爆發了驚人的「川普分手潮」,許多人都不能接受枕邊人偷看共和黨的競選轉播、出現在川普的造勢大會。

  根據史丹佛大學的研究,「跨政治立場通婚」占比從二十世紀晚期的百分之二十大跌至百分之九。《政治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olitics)中也有作者指出,比起跨種族或跨宗教,父母更擔心子女和不同政治傾向的人結婚。威克菲德調查公司(Wakefield Research)也發現,比起金錢問題,百分之二十的伴侶吵架焦點都放在政治議題,顯示它已成為婚姻問題的引爆點。

  本書作者指出,在親密關係中爭吵政治議題,有時是出於不切實際的幻想,希望與家人、伴侶的想法和觀點可以同步,或是受過去的家庭關係影響,想從政治議題中找回關注或權力。但我們總是不經意忘了,每個人所抱持的政治主張,跟出身背景、生活歷練、價值觀密切相關。在作者訪談的五十多位對象中,有些人的種族偏見是出於小時候的經驗,有些人避談政治則是出於家庭教養。

  因此,無論是哪種親密關係,尊重彼此是獨立的個體是首要原則。作者自己是自由派,但丈夫是保守派雜誌《國家評論》的資深編輯理查.布魯克海瑟(Richard Brookhiser)。透過她自己的經驗,還有書中形形色色的家人與伴侶訪談,有助於我們循線找出在潛藏在立場衝突下的關係議題,從政治了解自己、家人與愛。

  溫馨小提醒:

  1. 談政治不要提高音量。
  2. 喝酒不聊政治。
  3. 不要把你贊同但來路不明的網路文章貼給另一半看(用你自己的話講出就好)。
  4. 如果真的聊不起來,就不要開啟話題。
  5. 不要一開頭就說:「你們xx 黨怎麼會這樣……」
  6. 如果你的朋友嘲笑你另一半的政治立場,你應該幫你伴侶說話。
  7. 不要去看你另一半在同溫層的網路留言。
  8. 不要用 line 或 email 吵政治。
  9. 理解對方是真誠支持他的政黨且立意良善,即使你們立場不同。
  10. 切記,討論政治最終沒有贏家。

專業推薦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賴芳玉(律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不吵架推薦

各界好評

  「和大眾所想的不太一樣,溝通真正的目標,其實不一定是取得『一致的看法』。溝通更像是一個互相靠近的練習,看見彼此一樣的地方;同時,也看見彼此不同之處。試著理解雙方觀點的來龍去脈,然後予以尊重。而這種培養人我之間差異『開放性』的最佳修煉處,就是家庭。本書雖以政治作為切入點,但透過各種類型案例的解析,我們都能藉此好好思考『自主與親密』的平衡:如何在家庭中保有自己,卻同時可以和他人靠近。」――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快速有效的建議,讓你跨越立場創造愛!」――珍.卡羅(E. Jean Carroll),ELLE 雜誌專欄作家

  「我跟作者痛恨彼此的政治立場已經四十年了,但我們依然相愛,所以本書內容絕對是她清楚明白能告訴讀者的。」――理查.布魯克海瑟(Rihcard Brookhiser),《國家評論》資深編輯,本書作者的丈夫

  「作者找出立場兩極的家人或伴侶中存在的社會與心理效應。她的勇氣與誠實令人讚賞,不僅檢視這些關係,還提供可行的建議,讓每位讀者知道如何表現得體。」――唐娜.布列齊爾(Donna Brazile),美國民主黨政治顧問

  「賽佛提出討論規則,教我們在不同的觀點交織中,把尊重與關懷放在首要地位。這位講話直白的自由主義者,有什麼資格教導我們呢?因為數十年來,除了探索心靈的專業工作,她還跟為一位堅定的保守派政治評論員維持長久的婚姻。」――柯特妮.伊索(Courtney Eathorne),《書單雜誌》書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珍.賽佛(Jeanne Safer)


  執業超過四十年的心理治療師,出版過多本頗受好評且具啟發性的心理學著作,特別針對大眾難以談論卻又關切的禁忌議題:該如何面對有身心障礙的手足、生小孩與否的掙扎、是否該原諒背叛你的人以及如何面對父母過世。

  除了著書之外,賽佛不定期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撰文,也是各大新聞談話節目的常客。著有《超越母性:不生小孩的人生》(Beyond Motherhood: Choosing a Life without Children)、《寬恕的迷思:有時不原諒比較好》(Forgiving and Not Forgiving: Why Sometimes It’s Better NOT to Forgive)以及《死亡的益處:失去父母,是我們二度成長的機會》(Death Benefits: How Losing a Parent Changes an Adult’s Life—For the Better.)

譯者簡介

劉議方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後於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取得學位,目前從事筆譯工作。
 

目錄

序  四分五裂的家
 
第一章  永不止息的戰火
第二章  少不知事
第三章  家庭內戰(I)
第四章  家庭內戰(II)
第五章  頑固的希望
第六章  不再是敵人
第七章  三位川普支持者以及愛他們(或離開他們)的女人
第八章  核心價值是什麼?
第九章  我們所愛的事物,是因其原貌而愛
 
謝詞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80346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五章  頑固的希望 :「改變對方的政治立場」是危險的幻覺
 
那些最激烈、持續最久且沒完沒了的爭執,會毀了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的關係。之所以會發生那些爭執,都是基於彼此心中的假設,它對每個人都有害,超越黨派、意識形態、性別及年齡。我們有個堅定的信念,一心覺得自己能改變對方的政治觀點,也認為是當務之急。兩派陣營的人們都篤信,只要有說服力又夠堅持,就可以辦到。感情關係會陷進絕望,就是這種強迫心態所造成,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有經歷過。「說服對方改變政治觀點」變成舉國上下都在困擾的感情問題。
 
人們會改變政治及對其他很多事的看法,但永遠不是因為受到強迫。然而,我們還是堅持這個目標,不停、甚至是拼命追求。
 
我們總是禁不住誘惑,幻想擁有能說服對方的超能力?我們的判斷力被蒙蔽,無法容忍另一種政治觀點,迫切地想讓對方轉換立場。尤其在當今的世界,政治立場變成身分認同當中如此重要的部分,以致對大多數人而言,和親密伴侶持不同立場,似乎是一件不堪設想的事。如果所愛的人投給另一個候選人,我們就一定得想辦法改變情況,不然就會感覺自己很孤單。明明贏不了,卻不肯放棄,這是人性所致。
 
我們耗費大量精力投入這場無望的鬧劇,真正的希望 被扭曲,無盡的悲傷、憤怒、怨懟及失望通通湧現出來。我們渴望轉化對方意識形態的理性面與感性面,也相信自己能夠、且一定要做到,但永遠無法實現。許多人懷著無法動搖的信念,費心改變他人,卻帶來悲慘的後果。
 
「為什麼政治重要到我覺得必須賭上我們的感情?」
 
說服對方轉變政治信仰,這個目標註定失敗。對於三十八歲的教師溫蒂・珍金斯來說,這卻幾乎說得上是她神聖的使命。溫蒂的婆婆是川普的狂粉,而溫蒂的人生任務就是不管付出什麼代價,也要讓婆婆明白她誤入了歧途。即使溫蒂從來沒成功過,且沉痛地意識到,這段自己珍視且知道無可取代的關係已經受損,她仍將這個任務視為指導原則,堅持執行。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羽球技術想要提高,有些原則是我們必須牢記心間的。 1、步法:由中心向四周移動,多採用2X2的移動方式,即兩步上網兩步後退法,當然每個人的身高、步幅不同,要在這個的基礎上適當增減。 ... 2、步幅:永遠是,前幾步小,最後一步大,比如,第一步的啟動小跳;比如,網前最後一步的大跨步。 3、大跨步:記住避免膝蓋超過腳尖,否則會對膝蓋造成傷害。 ... 大跨步,膝不過腳尖; 4、發力:永遠是先大後小,當你還做不到條件反射般的側身架拍蹬地發力【大發力】,就不必去練手腕手指發力【小發力】,那只會讓你受傷。 ... 5、假動作:搶高點,有充足的時間做動作,動作一致性要好,出手的變化最關鍵。 6、擊球流程:架拍(準備),引拍(蓄力),揮拍(發力擊球),隨揮(卸力)。 ... 7、正拍:擊球瞬間,一定要正拍擊球,拍面要正!減少力量損耗。 ... 8、側拍:揮拍過程,側拍揮拍,減少風之阻力,增加揮拍速度。 9、跳殺反弓:很多球友都有仰著身體在擊球的習慣,並誤以為是「跳殺反弓」,其實是把可以主動對待的球打成了被動,應該往前搶點擊球的。 ... 10、主動時:多攻直線,線路夠短,效果明顯;被動時:多打斜線,破壞對手的連續進攻,自己也喘口氣兒。 12、戰術:就是去尋找對手的漏洞和弱點,然後運用合適的手段去限制。 ... 13、雙打:除了那些被說爛了固定的套路之外,最關鍵的一點是你要永遠記得你有個同伴,你出的每個球都要努力讓同伴接球時能舒服一點,再舒服一點,這就是配合(雙打時發現凡是雙打不好的選手,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心中只有自己,無搭檔)。 14、抹比撲更合適:撲球往往容易撲到網帶上,但如果利用抹撲可以很好的控制這一點。 ... 15、封網:封網後,是不收拍的,要繼續舉拍,封網不是一拍子的事,連續性比一拍子發力更重要。 ... 16、差距:三分靠身體,七分靠技術,還有九十分靠努力。 17、快:預判要快,啟動要快,下一拍準備要快。 18、挑球:上臂帶動小臂,使用大臂發力即可。 19、過肩球:雙打在網前的隊員,如果球過了你的肩部,你就不要回頭看球或者打球了,這時候要集中注意力頂住網前,回頭看球很容易被隊友打到臉上,很危險。 ... 20、舉拍:在雙打中,養成舉拍的好習慣。 羽毛球技術想提高,這些原則我們必須牢記心間,這是羽毛球最基本的20條規則!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fit/a6y3kgx.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42120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鹿港睡眠障礙門診中醫推薦名間鄉記憶力減退治療有效中醫診所田尾肌肉疼痛治療中醫芳苑躁鬱恐慌中醫推薦
溪州情緒緊張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伸港血壓不穩定中醫推薦 大家都推薦這間草屯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大葉大學附近推薦睡眠品質變差治療中醫 田中味覺異常改善中醫診所 ptt推薦的溪湖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魚池鄉不用安眠藥治療中醫推薦 員林下背酸痛看什麼科 網友都推薦的鹿港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田中肌肉疼痛看什麼科 大村四肢麻痺看什麼科 治療效果不錯的鹿港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zdu1onz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